考研过程中,选择学校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涉及到以下几个重要的因素,需要认真考虑。但是如果你觉得下面所提的因素不重要,也可以直接按照喜好直接选择。
初试推荐表下载
第一层面(定性分析)
- 终合实力;一般的指标是(985/211,双一流,一本,二本);一般综合实力越好的学校,卷子越难,改卷越严格,如果你看到某知名高校某专业的复试分数线是320,千万别惊讶,大多数考生可能只能考280,就是因为难度高、改卷严的缘故;
- 专业强度;国家第五次学术评估有10个等级:A+,A,A-,B+,B,B-,C+,C,C-,无;能够上得了排名的,都是报考比较热门的学校与专业,不要盲目报考。
- 专业课;考试专业科目是不是自己以前学过的?小梦建议:本专业考研比较适合选择本科考试科目中分数比较高的,或者你自认为学的比较好的专业课;对于跨专业,如果可以选择自己学过的或者有基础的是比较推荐的。有些学校还有跨专业需要加试的要求。就是说,不但要初试,还要复试,最后还有个加试,复试与加试的科目可能是3-4门,也有可能更多,具体的要看学校的招生目录
2022年初试专业目录汇总(600多所高校)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U6iG5utkjX6aDQmx6Jsdw
提取码:XMKY
这部分内容都已经整理在小程序里,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查找;可以单独查专业课名称(譬如《汉语言文学》、《动物生理学》、《信号与系统》、“408计算机专业综合”)
- 数学类型的选择;理科、工科、管理类大多是要考数学的,如果基础不是特别好,建议考数二、数三。数学一就不用考了。他们的区别在于整体出题难度上不同,数学一最难,知识点也是最多的(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二包括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数学三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但是在难度是知识点的数量上都要低一个等级
- 英语类型的选择;英语是必考内容,如果基础不太好,建议考英二,英语一,可以不选择;从难度上来说,英语一是最难的,历年英语一的及格率大约在6-8%之间,国家线一般在37-39分之间。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还是出题难度上,点击查看区别
- 地区的气候因素;北方偏干燥,南方湿润,可能会有些不适应。
第二层面(定量分析)
- 招生录取人数;这部分由调剂录取人数和一志愿录取人数构成,如果这个学校的录取人数中调剂人数占比很大,且学校整体实力并不强,则有可能是一志愿生源不足;如果是整体实力强,譬如是211,或者“啥小清华“”,那么就要特别注意了。如果录取人数很少,那么考上的难度和风险就比较大
- 录取分数;由调剂录取分数和一志愿录取分数组成,一般来说,调剂的分数要比一志愿的高,但是不排除部分成绩比较低但是考名校落榜或者本科出身很好的考生
信息组合查询方式
在第一层面做好定性分析后,可以确定具体参数,譬如 211高校,专业为“电子信息”,或者专业课为“信号与系统”。有这三个或者两个,甚至一个专业课或者专业名称,就可以直接查找大量信息。边看边登记感兴趣的学校。对于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则可以通过“录取/调剂”模块直接查找目标的录取和统计数据,这部分内容你同样可以查看录取名单获取,
2022年录取信息正在更新中……
之所以增加专业课的查询方式,就是让你们在不用为某目标学校的专业课更改而操心。只要你选择的不是特别小众的专业课,那么必然还有很多其他比较合适的选择。每年学校公布最新的专业目录是9月份,但是你们准备的时间可能是1-2年前,有可能更早。万一学校该专业课了,还要匆忙选择目标。据不完全统计,更改专业课的专业大约有4%-6%,这部分人。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相同专业的考试科目在各个学校也是不尽相同的。导致大多数考生的选择余地被压缩的很厉害。但是相反的,相同专业课也同样有很多专业要考。这部分专业课的名称就是你们所熟知的专业基础课。
根据“”研信网“小程序可以很快的确定你的考研目标。不用再为找信息而烦恼。微信搜索小程序

“研信网“小程序使用方法介绍 https://bbs.ximengedu.com.cn/d/899